close

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
如何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、接納自己的獨特性、對自己有信心?

你大概很熟悉這個情景:擁擠的公園遊樂場,女兒正預備從溜滑梯上溜下來,卻被另外兩個孩子擠開,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 裡;沙坑裡兒子一轉身,小鏟子被別的小朋友拿 走了,他眼帶憤怒、責難,卻開始向你求救。

你即使再講求禮讓美德,也不免暗自希望自己的孩子據理力爭,甚至寧願他負人,也不願他被人欺。你開始懷疑,「為什麼我女兒那麼沒自信,連對這矮她半個頭的小孩都沒轍?」「為什麼我兒子那麼畏縮,不能理直氣壯地自己去把玩具搶回來?」你擔心,3歲時無助的眼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,到30歲會不會把大好的工作機會拱手讓人?

你的孩子真的需要這種強悍地把別人推開的自我中心特質,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斬獲?這就是所謂的「自信」?

 成就不等於自信
 德國的心理學家、教育學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。在人生旅途上只顧推開別人勇往直前的人,或許能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事業、一輛賓士車、存款、股票足夠用到下輩子,但這些外在的成就並不等於自信。這樣的人愛吹噓,表現出掌控大局的氣勢,實際上卻經常不滿足,有錯總怪罪別人。這是一種虛假的自信。


 德國的專家們認為真正有自信的人,能自我反省,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,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,心口如一,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。他堅持自我,能在重大時刻(不論涉及家庭、工作或人際關係),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。他討人喜歡,很少陷入恐懼,不訴諸暴力,不易上癮。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。

 「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,」德國海德堡兒童青少年心理分析治療師荷柏格(Renate Hoerburger
)表示。自信不僅代表深信自己能充分發揮,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,同時也需要被週遭的人接納,希望別人尊重和肯定自己的成就。當一個人的自我觀感和別人對他的印象沒有衝突時,自信就油然而生。

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、接納自己的獨特性、對自己有信心?德國的發展心理學家、教育工作者、行為生物學家都一致建議,要讓孩子自信、快樂的成長,同理心、清楚的界限、挑戰三大原則缺一不可。當然,父母不可能、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恪遵這三大原則。重要的是,這三大原則在每天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。

原則1: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情緒

人類辨識自己的第一面「鏡子」,就是他的父母。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,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,辨認出自己,心理學家稱之為「反映」。孩子發出「ㄅㄦㄅㄦ」的聲音,就回以「ㄅㄦㄅㄦ」;孩子咧開嘴,就報以笑容;孩子感覺孤單,就把他抱起來安慰他,感覺無聊,就逗他玩、讓他高興,餓了,就餵他。孩子慢慢從這些互動中學到「我很有價值,如果我很無聊、餓了,有人會來照顧我。」

嬰兒透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,認識週遭環境,學習表達自己。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,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、觀察嬰兒的需求,感受他的感覺,並適當的回應,就能教導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,並主動表達。而且能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。這是一種很好的感覺。

 躺在搖籃中的寶寶哭了,是需要安靜?是害怕?還是希望被抱起來?是尿布濕了?累了?還是餓了?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適當的反映出來,或者成人做出一種嬰兒不能理解的反應,嬰兒對自我的認識就會扭曲。「試想,如果每次哭叫,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被塞進母親的乳頭或奶瓶、奶嘴,小嬰兒就在懷疑中學到,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可以『吃』來回應,」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(Gabriele Haug-Schnabel
)提醒。

 當然,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時時相符,但是為求得片刻安寧而塞住他嘴巴,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。郝斯娜柏建議,父母只要聽從自己的同理心、花點時間,就能瞭解孩子的「語言」,並幫助他表達自己。因為「兒童發展的每一大步,不會憑空而來,是植基於每一天的練習,」她強調,父母的日常行為和活動,足以影響孩子的期望、經驗、情緒。

 原則2
:父母應設定明確底線

 孩子成長到兩歲,自我漸漸成形,開始挑戰成人的權威。透過不斷問問題、主動密集的衝撞既訂的規則及體驗其後果、挑釁大人的反應,孩子才能找出那個年齡典型的行為空間。德國立科堡的教育顧問柏華格(Hans Berwanger
)表示,他需要「父母定出界限」那種「爸爸媽媽最偉大」的感覺。他需要知道大人眼中什麼是好的,什麼是不好的,底線到哪裡。

 這個答案要具體簡明。不論是擴大他活動空間的「可以」,或明確的禁令「不可以」,都必須前後一貫。只有設定一貫的、清楚的界限,才能幫助孩子適應他週遭的環境,而且提供一種「有些規定永遠必須遵守」的安全感。

 每個兩歲小孩都覺得按鈕打開爸爸的CD音響夾再關上是一大樂趣。如果有一天爸爸大吼禁止,隔一天卻又只在一旁搖頭嘆氣,孩子就會懷疑,「他到底讓不讓我玩?」結果反而導致孩子不斷的開開關關,直到他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為止。

 柏華格表示,其實不需輕打小孩手指以示處罰、不須爭吵也不須吼叫,只要簡短、堅定的「不可以」三個字,加上一句解釋的話就足夠了。如果孩子不理解或沒有行動,就直接把他抱走。必要時,每天都做同樣的動作。

 父母設下清楚且一貫的界限,同時也傳遞了大社會的規範和法令。在家庭中的約定愈清楚、愈可預期,孩子日後進入幼稚園、學校、職場,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處。他會因為想多瞭解、積極參與,而主動去找界限、結果、原因,柏華格認為這種透過體驗得來的「理解」,不但提供安全感,也能保護孩子對抗無助感。

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平衡點的拿捏。設定界限並一以貫之,更是對父母本身性格、理念、自信的一大考驗。不但要收,同時也要放,容許孩子實驗的行為空間。父母如果連一點小事都不讓步,也陷入另一種極端。設定界限沒有標準答案,但如果父母愈有自信,面對孩子就能愈清楚、明確。

原則3:讓孩子自己面對挑戰

 

「我自己!」大概是小小孩最常用的三個字了。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這個意願,並且協助他在所有可能的方式中,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,藉以學習自己做決定,同時採取行動。

父母最擔心孩子會受傷,尤其在運動玩耍時。「別絆倒了!」「小心別摔跤!」「你這樣會撞到,很痛喔!」父母總是先預期那個最嚴重的後果會發生,這層擔憂反而讓孩子不確定,結果真的摔了一跤。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在她的新書《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》中,苦口婆心地請父母克制自己的憂懼,「先提醒危險所在,然後提供解決方法,只在孩子的行為太過冒險時才插手介入。」

重要的是提醒孩子:「這裡很滑喔!」「注意!有塊大石頭!」「慢點!這裡很陡!」但把決定權留給孩子。這樣會讓他更有自信、更安全地適應變動的世界。

自己嘗試過的經驗、自己主導的發現都能促進孩子發展,而且這種方式不用花一毛錢。當然,大人可以做得更快、更好,但等待是值得的。

看一個四歲的小孩削紅蘿蔔、拼裝電動火車軌道,父母可能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忍住不插手。但對孩子而言,重要的不是拿把小刀在手上,而是他覺得自己長大了、很棒、很有用,因為他可以大聲宣稱「今天我煮飯了!」在那等待、焦急的五分鐘裡,孩子可能經歷兩段軌道兜不起來的挫折,以及終於完成的那份喜悅。

 孩子需要感覺到,自己創造了一些事,在過程中發揮了影響,尤其是那種剛開始看起來很不容易的情況。

 他必須先考量,「我要採取的那種方式會產生什麼效果。」這個方式就是自己找的、試過的,必要時還可以再複製一次。然後他就會一直記得這個成功的經驗。孩子會擁有一種很好的感覺:「我參與了好多事,我還想再去體驗新的事物,而且別人也會把我當成夥伴,我有貢獻,有影響力,我知道怎樣找人幫忙,我很棒。」

 但所謂的挑戰並非意味父母強加給孩子新的挑戰,揠苗助長只會埋沒真正的興趣。郝斯娜柏勸告父母不要急躁,不要硬把孩子往某個方向拉扯,要有耐性和注意孩子的反應。「只因為你懷疑你的4
歲孩子還不會畫畫,便每天硬塞給他一張紙和彩色筆,是沒有用的,」郝斯娜柏指出,有些孩子喜歡在腦中畫,有些喜歡講故事或堆積木。「刺激孩子代表支援他的各種活動,而非硬塞給他一些東西,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自己的想法,大人只要耐心等待。」

 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期望增加孩子的負擔。父母需要的,就是對孩子自我發展能力的信任。孩子能感受到這份信任,就更有自信,就更清楚知道「我很好,我沒有問題,這就是我,」就能很自在、快樂的成長。這就是德國專家們異口同聲,呼籲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的自信。

 帶著這份自信重回沙坑,重點就不在於你的孩子有沒有搶回那把小鏟子,而在於他如何面對因此而產生的內在情緒改變,而採取一種他認為妥當的態度或行為來因應。也許,德國的教養哲學、風格、方式存在著文化和個別差異,但是卻提供台灣父母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和反省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華小Pre1C Blog 的頭像
    華小Pre1C Blog

    華盛頓小學 ESL 1L 部落格

    華小Pre1C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